近日,閃電新聞記者從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大唐東營項目工程進度完成總工程量的98.35%,1號機組計劃11月初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2號機組擬于12月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確保兩臺機組年內“雙投”。

據了解,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一期建設2臺百萬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六缸六排汽燃煤發電機組,配套建設取排海水工程、鐵路專用線和送出工程,總投資約91.5452億元,機組設計利用小時數5500h,年發電量110億KWh,年產值可達43.89億元。

項目提出重點優化專題122項、技術亮點40項
大唐東營項目建設初期,聯合科研院、設計院、設備制造廠家等成立科技攻關團隊,先后五次組織階段會議、多次組織召開技術專題會議,不斷優化大唐東營項目設計方案,在指標優化、科技創新方面,從設備選型、設計、施工各環節充分論證,形成全過程優化,共提出重點優化專題122項、技術亮點40項。其中,采用了1項世界首次、10項國內首例的集成創新技術。其中,該項目汽輪機是世界首次采用單軸“六缸六排汽”技術,采用二次中間再熱、單軸、六缸六排汽、凝汽式、11級回熱抽汽設計;汽輪機組軸系由八根轉子、十個軸承組成,軸系全長59.627m,總重約456.99t,是目前軸系最長、重量最重的機組,與“五缸四排汽”方案相比,熱耗可降低約44kJ/kWh,較大程度的提高了機組的經濟性。

積極踐行綠水青山理念 實現廢水零排放
大唐東營公司積極踐行國家綠水青山理念,堅持成為“清潔能源的提供者”,堅持超低排放的技術路線,同步建設的脫硫、脫硝、除灰、除塵、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采用多種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集成技術,最大限度降低廢水、廢氣、粉塵的排放限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均低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30噸、氮氧化物780噸、煙塵60噸,并實現了廢水零排放。

采用海水淡化處理方式供給 年節約淡水200余萬噸
大唐東營公司深入研究,依托緊鄰岸海的優勢解決用水的問題,采用海水淡化處理方式供給,利用海水循環冷卻技術,選擇取水保證率高的“海域明渠+陸域明溝”的直流供排水方案代替冷卻塔,海水淡化系統具有系統操作簡單,結構緊湊、穩定性高,海水淡化效果好,產水水質穩定的優點,每小時可淡化海水360m3,根據機組利用小時計算,年節約淡水200余萬噸,符合我國關于沿海地區積極利用海水淡化的產業政策,而且可為當地節約大量的淡水資源,保證當地居民和工業用戶的淡水需求。同時,設置了廠區雨水收集回收系統,年節約用水4.8萬噸,有效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大唐東營項目作為山東電網“第一跨”—東營黃河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重要電源支撐點,大唐東營項目的投產運營在提升國家電力行業裝備制造水平、優化電源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將為打造山東省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濕地城市、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注入了強大動能,也為打造山東省魯北高端石化基地提供了堅實的能源支撐。(來源:齊魯網時慧敏 陳海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