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kyoiw"></tfoot>
  • <strike id="kyoiw"></strike>
  • <strike id="kyoiw"></strike>
  • 資訊頻道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頻道 ? 宏觀經濟-停 ? 正文

    “南水北調”成本超預算 1240億元漲到2082億元

    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人氣:1041
    |
    |
    |

    歷經12載,“南水北調”最為關鍵的中線工程終于通水在望——雖然這比原計劃要足足晚了六年,而圍繞著這一“世紀工程”的一系列相關問題:方案選擇、決策博弈、工程造價等相關內幕漸漸清晰;而諸如水價制定等新的問題,也漸次展開。

    1. 北京應急水源地“應急”6年

    “在北京發展農業還有必要嗎?它占北京市經濟總量不到1%,但是用水量占到北京市總用水量的1/3。”

    自從今年2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加速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的意見之后,輿論的聚光燈齊聚于此。然而,在媒體和市場熱衷于炒作保定、石家莊、張家口等地誰有可能成為政治副中心的同時,甚少有人關注該地區一體化面臨的致命短板——缺水。

    但這個缺水嚴重的地區,卻是除了長三角、珠三角之外的中國第三大經濟增長極。其中,河北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天津是北方經濟中心,更為特殊的北京,是首都,政治、文化中心,這些賦予了京津冀不一樣的光環。

    但隨著這幾十年工業與人口的聚集,這一地區開始變得缺水。“京津冀地區人均水資源在全國最低,大概不到300升,北京天津就更少,人均水資源也就是100升左右。”中科院水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賈紹鳳表示,京津冀地區河道里基本上沒水,地下水也基本采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為解決水問題,北京從剛開始的單庫供水,發展成為官廳、密云兩大水庫聯調,都無法解決水危機;天津也上馬“引灤入津”工程,解決用水之急;農業大省河北情況也不樂觀,號稱“華北之腎”的白洋淀屢次干淀,由于地下水超采嚴重,形成巨大的地下漏斗區。

    近年來,為了保證首都供水安全,河北的王快、崗南等四大水庫聯合調水,至今已向北京調水15億方左右。而在北京城內,幾個應急水源地本應在2008年關閉,但一直運轉至今,地下水嚴重超采,在順義等地形成了大面積的地下漏斗區。

    據朱晨東介紹,北京近年來的用水總量一直在35億方左右,農業用水占12億方左右,工業用水量從6億方左右已經下降到5億方,服務業用水量增長到10億方,居民生活用水占七八億方,環境用水約占3億方,其中還有一部分再生水補充到環境用水中去。

    當然,北京一些水務專家也在呼吁擠掉農業用水。“在北京發展農業還有必要嗎?它占北京市經濟總量不到1%,但是用水量占到北京市總用水量的1/3。”許新宜認為,從這個角度看,北京還有一定節水潛力。

    但這涉及到北京市所有農業人口的城鎮化問題,解決首都幾百萬農民的就業和生活問題,事關重大。

    而隨著新一輪城鎮化推進,京津冀地區人口規模勢必會繼續增加。尤其是北京,規劃的人口“紅線”屢次被突破。

    “現在北京市已經兩千多萬人了,以后還要發展多少人不知道。”水利部水文司原副司長、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原局長、北師大水科院院長許新宜對記者表示,“現在北京市2000多萬人,如果達到2500萬人,會怎么辦,到3500萬人了,又該怎么辦?”

    “以前做過一個風險分析,北京最大的風險是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介紹。

    顯然,這樣的后果沒人承擔得起。

    在窮盡所有手段利用本地水資源外,利用外源性水源——調水或者海水淡化,成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2. 反對者令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暫停

    提起錢正英,北京市水務界人士不無抱怨,而對于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水利部沒有魄力、爭取不到國家投資,更有怨言。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澤東在視察黃河時提出的這句話,被認為是“南水北調”最初的由來。

    1959年,中科院、水電部確定“南水北調”指導方針;1970年代末后,“南水北調”逐步被寫入各種政府文件和規劃之中,并成立了相應的機構單位,2002年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開工。

    歷經半個世紀,“南水北調”終于從設想變為現實。不過,它面臨的爭議與反對卻從未停止。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在這個工程的反對者中,與其有直接聯系的內部人士,影響尤甚。

    “這個事情我不愿多說,從一開始我就反對。”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錢易,雖然是“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成員,卻仍然不贊成這項調水工程。

    而水利部原部長錢正英、“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主任潘家錚,則是更強有力的反對者。

    錢正英在離任水利部部長后,對“南水北調”工程態度急轉,于2006年聯合“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主任潘家錚等人上書國務院,建議暫緩“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后來中央決定,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試運行后,觀察一段時間效果,再決定是否啟動西線工程。

    正因為這些反對聲音,再加上國家投入資金少,預計2008年給北京通水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工期再三推后。不過,這些反對聲音并未能阻止“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

    3. 替代方案:海水淡化、“引松入京”?

    如果北京不是首都,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就不會花費如此大的代價調水。

    相對于“南水北調”,反對者先后提出的替代方案,有海水淡化和“引松入京”。

    北京緊鄰渤海,從背面的唐山曹妃甸,到天津,再到滄州黃驊,三地先后上馬海水淡化項目,以瞄準北京市場。

    “海水淡化是純市場化的,計算的是全成本,而‘南水北調’是戰略性工程,計算的是部分成本。”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如果按全成本算,“南水北調”的成本,至少跟現在的海水淡化成本相當。

    不過,亦有專家表示,盡管海水淡化長遠看有發展前景,但海水淡化出來的是純凈水,屬于軟水,缺乏人體需要的各種礦物質,不適宜長期飲用,種種原因使得這個手段并不能成為解決北京水問題的常規手段。

    “引松入京”調水方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提出。這條設計輸水距離900公里的調水工程,計劃將松花江水從吉林九道溝水電站自流到白山水庫,途經遼寧用暗渠輸送到北京,每年可調水17億方,而預算工程成本僅五六百億元。

    不過,對于早已開工的“南水北調”方案來說,這個方案雖然成本更低,而且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期分給北京的水量更多,但為時已晚。

    有水利專家表示,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決定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非上不可,這個調水工程背后承載了更多的意義。

    北京利用其特殊地位從周邊調水,也是河北專家一直詬病的問題。近幾年,北京從河北四大水庫累計調水15億方,而河北同樣缺水。

    至于一些歷史欠賬問題,就更糾纏不清。密云以前屬于河北,而北京把水源拿過來,移民則推給河北;河北以前的分水指標有9億方都調給北京……如此等等,關于犧牲河北來保障首都的話題,河北人能列出一份長長的單子。

    有專家透露,當年眾多專家對“南水北調”的不同看法,一度影響到中央的決定,但最后還是拍板決定調水。原因就是北方缺水的不只是北京,還包括天津、河北,這一地區的農業發展,也受到水資源的嚴重制約。

    “沒有‘南水北調’,誰也解決不了水的問題——一旦華北地區大旱,即使打井,也很難打出水來;有了這個就可以發展了。”許新宜認為,“南水北調”工程有政治和社會意義,現在‘南水北調’就是給環渤海地區奠定一個發展的堅實基礎。

    4. 2100億工程成本花在哪

    與南水北調工程一再“跳票”相伴隨的,是成本一漲再漲,從原先估算的1240億元漲到2082億元。

    根據2002年國務院批復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主體工程估算總投資1240億元,其中東線一期320億元,中線一期920億元。但隨著“南水北調”工程一再“跳票”,成本也一漲再漲,從原先估算的1240億元漲到2082億元。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底,已累計下達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投資2448.6億元;工程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467.6億元,其中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累計完成投資315.0億元和2082.9億元。

    按照可研階段預算,東、中線一期工程總投資為2546億元。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原主任張基堯曾對媒體表示,東中線一期工程總投資可能要達到3000億元。

    這些年來“南水北調”,尤其是中線工程成本飛漲,到底原因何在?

    從2002年動工之后,“南水北調”工程一直處于投資不足的階段,伴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政府救市,作為重大工程項目,“南水北調”的投資才得以跟上。

    不過,經過這么長時間耽擱,物價、用工費、拆遷費等成本早已今非昔比。

    “成本肯定超預算,征地費漲了不是一點半點, 10年前一個勞力可能一天也就三四十塊錢,現在一天得上百塊……物價上漲、地價上漲,對工程的影響非常大。” 許新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因為工程拖了十年,造價翻番“很正常”。

    尤其是移民,做了很大犧牲。”賈紹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除了物價上漲因素,更重要的是“南水北調”補償標準提高了很多,征地、移民投資增加不少、“重大工程對于個人的財產、權利越來越重視,不能讓老百姓犧牲太多,成本也就越來越高”。

    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來說,另一風險在于工程沿線的配套分水工程能否完工。如果這些工程完成不了,那就相當于修了一條只供北京的調水工程。

    “現在石家莊到北京這段沒問題了,已經考驗了這么多回了。”朱晨東告訴記者,京石段經過這幾年從河北應急調水沒有什么問題,而且北京的配套工程做的很早,今年還要完工一批配套工程。

    不過,沿線的河南、河北等地,配套的支線分水工程能否完工還存在疑問。

    “這是中國的通病,幾十年都這樣,中央出錢修一個工程,本來地方政府要配套的卻沒有配套,工程就在那兒‘曬太陽’。”賈紹鳳表示,北京確實缺水,也有經濟實力,配套做的比較好,超額完成了原來的規劃,而其他地區用水需求沒那么迫切,財力也不足,配套工程就很難說了。

    “地方政府才不會去做這些配套項目,本來財政就沒錢;再者,建好之后也不會用,沒人愿意做,就等著中央投錢。”一位不愿具名的水利專家表示,“南水北調辦”設在北京,也有“屁股決定腦袋”之嫌,這一點在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長江水利委員會身上都能看到——往往單位落在哪個地方,就多考慮本地區的利益。

    “我們幾乎所有的調水工程的使用效率都比較低,用的最好的是‘引灤入津’,利用率是50%。”賈紹鳳表示,好多地方一說缺水就要調水,這種簡單的邏輯是錯誤的,要考慮更多的事情,通過工程來解決缺水,任何工程都是需要成本的,應該尊重經濟規律。

    9月汛后,北京迎來丹江口的一江清水,這或許只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另一個開始。至于沿線配套工程能否完成,完成后能否避免“曬太陽”,或者說“南水北調”中線能否避免東線的命運,尚待實踐證明。

    文中內容、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刪除!
    ?

    移動版:“南水北調”成本超預算 1240億元漲到2082億元

    相關信息

    • 2017年6月宏觀經濟數據簡報
    • 2017年6月宏觀經濟數據簡報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814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穩的基礎更加鞏固,好的態勢更加明顯,服務業和消費保持最高貢獻,新動能進一步發揮作用,經濟增長質量進...[詳情]
    • 國內油價擱淺上調一線之間
    • 本輪調價周期內,原油多空對戰,歸結起來就是產量供應過剩與中國對原油強勁需求的對戰。在這其中坑爹的通俄門、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欠佳、以及特朗普醫改案的失敗,都讓美元經受重挫,從而成為...[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影院|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办公室久久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8|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