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跨南北,謀福千萬家。作為四川省遂寧市涪江之上的又一座特大橋梁——紅江渡改橋項目正在加速推動,預計6月底達到通車條件。屆時,兩岸大眾隔河相望,靠渡船過河的前史將徹底改變,進一步開創兩岸經濟互融互通的新局面。
近日,在紅江渡改橋項目建造現場,場所上機聲隆隆,嚴密鑼鼓、一派繁忙,在寬廣的涪江河上,在建紅江渡改橋雛形初現,氣勢恢宏。
紅江渡改橋總投資2.3億元,主線南側接蓬溪縣紅江鎮,北側接大英縣回馬鎮,全長1295米,等級為二級公路;橋梁段規范路幅寬22米,主橋長250米,雙向四車道。
自2018年該項目開工建造以來,項目在保質量、保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實施“使命倒逼、時限倒推、責任倒追”機制,為項目的有序推動供給了有力保證。
“通過兩年多時刻的建造,當前紅江渡改橋項目已完結投資1.4億元,占總工程量的80%,橋梁樁基、承臺、墩柱、主墩等工程已全部竣工。”在項目建造現場,蓬溪縣交運局總工程師龐先安介紹,為加速項目推動,縣交運局加大了渡改橋項目資金和安排保證,確保5月內實現主橋合龍、南引橋路基填筑、北引橋連接線路基施工,在6月內完結橋面鋪裝和路面施工,力求在6月底滿意通車條件。
紅江渡改橋建造,不僅拉近了渡口兩岸空間間隔,更拉近了大眾心與心的間隔。多年來,因為缺少跨河橋梁,渡船成了兩地居民唯一的過河方式,但隨著人流量的增加、渡口渡船設備老化、渡口安全隱患的增加等要素,建造一座橋梁,是這里村民一直以來的期盼。所以,項目自開工建造以來,備受當地大眾關注。
對于當地大眾蔣應福來說,空閑時刻他都會到橋梁建造現場走一走、看一看。“盼了很多年,今年渡改橋就要通車了,打心底的快樂。”看著加速推動的紅江渡改橋,蔣應福說。
“渡改橋修好了,到大英、遂寧都方便了。”跟蔣應福一樣,唐校兵也為渡改橋的建筑豎起了大拇指。唐校兵是蓬溪天福鎮人,他的女兒住在大英縣回馬鎮,以往要去女兒家,他只有靠渡船過河,但是一遇到下雨漲水天氣就會停渡,而渡改橋建好后,將進一步消除渡口安全隱患,完善交通路網,進一步處理大眾最基本的出行問題。
據了解,紅江渡改橋的建成,將成為遂寧市大英縣的回馬鎮、遂寧市蓬溪縣的紅江鎮、天福鎮、常樂鎮乃至蓬溪縣城的主要交通樞紐,不但為兩岸人民的經貿來往供給了暢通出行條件,更重要的是為沿線農業產業的快速開展、為村莊振興奔康以及提升兩岸大眾美好指數起著極其重要的效果。(來歷:海外網圖文/彭小平杜梓晨吳瀟)
近日,在紅江渡改橋項目建造現場,場所上機聲隆隆,嚴密鑼鼓、一派繁忙,在寬廣的涪江河上,在建紅江渡改橋雛形初現,氣勢恢宏。
紅江渡改橋總投資2.3億元,主線南側接蓬溪縣紅江鎮,北側接大英縣回馬鎮,全長1295米,等級為二級公路;橋梁段規范路幅寬22米,主橋長250米,雙向四車道。
自2018年該項目開工建造以來,項目在保質量、保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實施“使命倒逼、時限倒推、責任倒追”機制,為項目的有序推動供給了有力保證。
“通過兩年多時刻的建造,當前紅江渡改橋項目已完結投資1.4億元,占總工程量的80%,橋梁樁基、承臺、墩柱、主墩等工程已全部竣工。”在項目建造現場,蓬溪縣交運局總工程師龐先安介紹,為加速項目推動,縣交運局加大了渡改橋項目資金和安排保證,確保5月內實現主橋合龍、南引橋路基填筑、北引橋連接線路基施工,在6月內完結橋面鋪裝和路面施工,力求在6月底滿意通車條件。
紅江渡改橋建造,不僅拉近了渡口兩岸空間間隔,更拉近了大眾心與心的間隔。多年來,因為缺少跨河橋梁,渡船成了兩地居民唯一的過河方式,但隨著人流量的增加、渡口渡船設備老化、渡口安全隱患的增加等要素,建造一座橋梁,是這里村民一直以來的期盼。所以,項目自開工建造以來,備受當地大眾關注。
對于當地大眾蔣應福來說,空閑時刻他都會到橋梁建造現場走一走、看一看。“盼了很多年,今年渡改橋就要通車了,打心底的快樂。”看著加速推動的紅江渡改橋,蔣應福說。
“渡改橋修好了,到大英、遂寧都方便了。”跟蔣應福一樣,唐校兵也為渡改橋的建筑豎起了大拇指。唐校兵是蓬溪天福鎮人,他的女兒住在大英縣回馬鎮,以往要去女兒家,他只有靠渡船過河,但是一遇到下雨漲水天氣就會停渡,而渡改橋建好后,將進一步消除渡口安全隱患,完善交通路網,進一步處理大眾最基本的出行問題。
據了解,紅江渡改橋的建成,將成為遂寧市大英縣的回馬鎮、遂寧市蓬溪縣的紅江鎮、天福鎮、常樂鎮乃至蓬溪縣城的主要交通樞紐,不但為兩岸人民的經貿來往供給了暢通出行條件,更重要的是為沿線農業產業的快速開展、為村莊振興奔康以及提升兩岸大眾美好指數起著極其重要的效果。(來歷:海外網圖文/彭小平杜梓晨吳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