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行業改革提速加力 多領域將迎新突破
國網裝備制造企業剝離重組新集團,開展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綜合試點
推進鐵路行業、油氣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開展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綜合試點。推動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業經營。開放電網設計、施工業務市場,年底前國家電網公司裝備制造企業完成剝離,與中國西電集團組建成立新輸配電裝備集團……今年多個部門釋放明確信號,我國多個壟斷行業改革將迎來新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壟斷行業改革要與國有企業改革等緊密結合,預計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開展,壟斷行業改革將加力深化。在進一步放開競爭性業務的同時,壟斷行業國企可以通過混改等方式,擴大民營企業市場準入。
電網企業剝離裝備制造等競爭性業務的步伐正在加快。《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日前印發的深化電網企業競爭性業務改革實施方案,到2021年底,國家電網公司裝備制造企業要全部完成剝離。同時,省級電網企業也要退出控股參股的裝備制造企業。此外,電網企業要開放電網設計、施工業務市場,對電網全資和控股企業實施清單管理。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企業研究室主任劉現偉指出,國家骨干輸電網屬于自然壟斷業務,而電網相關的裝備制造、設計、施工等屬于競爭性業務,競爭性業務就需要全面推向市場,這樣才能實現公平競爭。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的裝備制造業務主要由旗下南瑞集團、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集團等企業承擔。按照計劃,這些資產剝離后將與中國西電集團進行戰略性重組,成立新的輸配電裝備集團,目前相關的籌建工作正在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西電集團是我國唯一一家以完整輸配電產業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歷經近60年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最具規模、成套能力最強的中壓、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設備和其他電工產品的研發制造、實驗檢測和服務基地。
首創證券分析師王帥認為,中國西電集團與國家電網公司旗下裝備制造企業如果能夠順利實施重組,必將成為我國輸配電裝備領域的一個超大企業,尤其是在特高壓領域將會形成極強的綜合優勢,有望推高輸配電裝備的海外增量,為國內輸配電裝備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電網企業競爭性業務的剝離和放開是今年以來壟斷行業改革提速落地的一個縮影。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1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1年將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改革。推進油氣行業競爭性業務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推進鐵路貨運市場改革,開展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綜合試點。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有關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署名文章中提到,要深化自然壟斷行業改革,在電網、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明確,2021年要推進鐵路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推動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業經營。健全支持交通運輸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強調,2021年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體系,推動電網企業盡快剝離裝備制造業務。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從更好推動壟斷領域改革落實的角度出發,可能需要借助組建民間資本聯合投資基金,或是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聯合投資基金,或是通過國有壟斷企業引入民間資本實施混改的方式,來真正打開特定壟斷領域對民間資本的開放之門。
王一鳴認為,由于2020年的基數較低,2021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甚至更高,并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上半年可能出現宏觀指標大幅轉好,而微觀主體仍面臨一定困難的局面。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開啟之年。王一鳴認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尤為重要。考慮到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平衡,一些延后的風險逐步暴露,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把握好經濟恢復常態后宏觀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力度,政策操作上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他看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在提質增效和增強可持續性基礎上,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完善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分類調整階段性稅費減免緩政策,加大對科技創新、結構調整和調節收入分配的支持力度。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既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又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在促進經濟恢復和防范風險之間做好跨周期平衡。對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可適度接續,延期還本付息等紓困政策應有過渡性安排,適當延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
還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與此同時,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就業形勢監測、預警和應對預案,針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完善就業政策工具,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記者 王璐)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