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舉辦的第五屆全國吊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上, 來自國內各地的92名吊車“老司機”同場競技。

藝高人膽大,起重機吊著放著裝滿水的杯子的大鐵架穿過多層障礙,居然能滴水不灑。昨日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舉辦的第五屆全國吊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上,來自國內各地的92名吊車“老司機”同場競技。
總決賽現場,十多臺吊車高高聳起,仿佛在挑戰參賽選手的水平。作為國內吊裝領域最高水平的國家級賽事,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這項賽事,有助于行業內培育選拔高技能人才。
此次比賽使用的專用設備,為中聯重科ZCC2600履帶式起重機。該設備是中聯重科集多年研發、設計、生產經驗打造的新一代中噸位4.0產品。這一款起重機主要針對地鐵及城市建設施工,還可以覆蓋風電、火電、石化、造船、地鐵、水利等施工領域。更厲害的是,這款機器實現了4.0智能升級,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設備管理、設備定位等功能。
昨日的賽事為“履帶起重機接桿比賽”,主要是模擬實際施工現場,比拼選手在水平方向和狹小空間中的吊裝作業技能。
“關鍵是團隊協作!”大賽裁判楊建平介紹。比賽以四人一組的團隊協作方式進行,1人為起重指揮、1人為起重機操作司機、2人為起重司索,因為吊起物離地不得低于50厘米、不能碰到障礙桿,協作是關鍵。
一聲號令,只見起重司索將繩牽捆在長6米、寬1.9米的被吊物吊車標準節上,同時在這個鐵架子上放了滿滿一杯水。垂直高度達40米的吊車,將標準節吊起來,穿越3個障礙陣。
“操作的穩準快很重要。”來自貴州的一名王姓選手比賽后說,標準節寬度為1.9米,障礙桿的寬度只有2.2米,這意味著有限的時間內在轉彎、前進過程中,吊起物的活動空間只有15厘米,幾乎不能晃動,只有通過同伴間的合作才能完成。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