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后以來,鋼廠爐料庫存大量消耗,補庫意愿明顯削弱,購礦積極性大減。隨著近期礦價上漲趨勢受阻,行情高位承壓,鋼廠進一步轉向低原料庫存策略成為大概率事件。
自兩周以前創下近兩年來新高之后,鐵礦石期貨開始轉入弱勢。本周一鐵礦石主力合約1705大跌3.92%,突破690元/噸附近的支撐位,創下1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隨著港口庫存持續攀升,以及國內礦山復產積極性明顯提高,鐵礦石市場存在供應壓力。不過,在當前高冶煉利潤狀態下,鋼廠生產亦十分活躍,對高品礦的需求仍維持在相當程度,為礦價提供一定的支撐。總體來看,在當前螺紋鋼價格上行乏力的情況下,鐵礦石或就此轉入弱勢行情。
港口庫存連創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全國45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為13166萬噸,周環比增加85萬噸;其中澳洲礦7031萬噸,較前一周增加75萬噸;巴西礦2664萬噸,較前一周減少216萬噸。主要受春節長假期間大量干散貨船集中到港影響,節后港口礦數量再現大漲,目前庫存已經接連十周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在河北周邊地區鋼廠頻遭環保限產制約、高爐開工率尚有待提升的情況下,鐵礦石供應壓力空前。
另外,根據機構整合的數據可知,截至3月3日當周,國內大中型鋼廠進口鐵礦石平均庫存可用天數為28天,周環比持平。在港口外礦供應持續寬松的背景下,年后以來鋼廠爐料庫存大量消耗,補庫意愿明顯削弱,購礦積極性大減。隨著近期礦價上漲趨勢受阻,行情高位承壓,鋼廠進一步轉向低原料庫存策略成為大概率事件。在此情況下,若扣除需求回升的季節性因素,鋼廠鐵礦石采購量仍存在邊際下滑的空間。
國內礦山復產踴躍

從內礦供應來看,受年后進口鐵礦石價格大漲刺激,國內礦山復產積極性明顯提高。截至3月3日當周,全國礦山開工率為45.8%,從大約一個月前39.1%的低位大幅提高6.7個百分點。分產能來看,產能在100萬噸以上的大型礦山開工率為58.4%,月環比提高8.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值;產能在30萬—100萬噸之間的中型礦山開工率僅為20%,月環比亦僅提高了2.2個百分點,大大低于平均值,可見內礦開工率的提升,主要由大型礦山貢獻。
究其原因,一是近年來各地政府對于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要求明顯提高,許多企業難以達到合規標準;二是企業身處產能過剩行業之列,獲得貸款的難度較高,資金壓力較大;三是礦山一旦停產時間較長,復產時就需要在設備維護和人員方面投入很多時間和資金成本,由于大型礦山在這幾方面都存在優勢,因而復產難度相對較低。綜合來看,雖然近期國內礦山利潤可觀,復產情緒高漲,但以上因素帶來的嚴峻挑戰導致實際復產難度較大,短期內造成的供應壓力較為有限。
鋼廠爐料采購積極
截至上周五,Mysteel調查的全國163家鋼廠高爐開工率為75.97%,周環比提高0.83個百分點,創下去年12月以來的新高;產能利用率為83.12%,周環比提高1.88個百分點;盈利鋼廠比例為87.73%,周環比提高1.23個百分點,自年初以來持續上升,并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受益于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建材價格表現堅挺,鋼廠冶煉利潤尤其豐厚,生產積極性持續高漲。然而在當前環保限產事件頻發的背景下,鋼廠生產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所以對高品位鐵礦石的采購仍然較為積極,并以此實現單位時間內鐵水產出的最大化。
鋼廠對提高產量的追求,導致了高品位鐵礦石的結構性緊俏,進而提振了鐵礦石盤面價格。不過,作為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的鋼鐵行業,如此之高的利潤水平勢必難以持久。在終端需求制約下,預計未來鋼廠利潤將隨著鋼材價格相對爐料品種的更大回調來實現修復,在此過程中,鐵礦石也將轉入弱勢格局。